龙泉青瓷的发展历程-弟窑哥窑产品特点 陶瓷资讯(2)

蜜蜡网 milawang.com

        到了明代(公元1368年—1661年),工业迅速发展,“顾代”窑场成功烧制出高度达三尺的大花瓶以及口径达二尺的大盘,但此时龙泉青瓷在造型、装饰和釉色上未见有明显的长进,在技艺和釉色上比南宋时略有逊色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到了清代,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摧残,数次镇压农民暴动,对龙泉瓷业课以重税,同时由于受到景德镇瓷业兴起的冲击,龙泉青瓷业每况愈下,所以对外输出的瓷器中,龙泉青瓷退居次要地位。至清代康熙以后,终于中断生产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新中国成立后,1957年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,轻工业部在南京召开了全国轻工业厅局长会议,作出了《关于恢复历史名窑的决定》,并提出首先恢复浙江龙泉窑和河南汝窑,以后逐步恢复钧窑、耀州窑,北宋及南宋官窑 、建窑、定窑和磁州窑。近期又有人在研究和开发越窑青瓷。

          1959年浙江省政府成立了龙泉窑恢复委员会,由省轻工业厅厅长翟翕武组织,会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周仁所长、轻工业部李国桢总工程师、浙江美术学院邓向教授、浙江文化考古研究所朱伯谦等专家和龙泉产区老艺人李怀德、李怀川等组成工作集体。在对龙泉青瓷产区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古发掘,科学测试和复制试验工作基础上,使失传300多年的名瓷在上羊龙泉瓷厂烧制成功。在恢复龙泉青瓷的生产中,组建了科研机构—龙泉青瓷研究所,发展了生产规模。80年代形成了以上羊总厂为中心,多家分厂的现代青瓷产区。

         青瓷产品与现代生活、市场需求相结合,取得了较大的发展。并于国庆35周年入选国务院紫光阁、武成殿陈设。近年来随着体制转变,瓷艺生产规模小型化、家庭化、作坊化,带来了品种多样化、个性化,恢复了手工辘轳成型,提高了青瓷艺术的造型品味,间歇式窑气体烧成工艺普及,促成了粉青、梅子青、仿哥、仿官、豆青等名贵釉色的恢复提高,再现了我国青瓷史上龙泉青瓷釉色青翠,质润如玉的美。

蜜蜡网微信号